刮痧
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、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,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,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,从而起到醒神救厥、解毒祛邪、清热解表、行气止痛、健脾和胃的效用。
刮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,适用于多种症状和疾病的治疗与预防。
一、刮痧有什么好处或功效?
1.活血化瘀
刮痧通过刺激皮肤血管组织,可以通畅血脉、消散瘀滞,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。这对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疾病如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等尤为有效。
2.清热解毒
刮痧可以疏通经络、发散行气,有助于清热解毒,促进体内毒素与湿气的排出。这在治疗感冒、中暑等由内热引起的症状时尤为适用。
3.补中益气
刮痧可以通过特定的手法和穴位,活血养润、行气补血,达到补中益气的作用。这对于改善体质、增强体力有一定的帮助。
4.调节阴阳
刮痧可以调整脏腑功能,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。这对于治疗因阴阳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,如失眠、痛经等,有一定的疗效。
5.舒筋通络
刮痧可以放松紧张或痉挛的肌肉,消除疼痛。这对于治疗肌肉疼痛、关节痛等由肌肉紧张引起的疾病非常有效。
6.排毒养颜
刮痧可以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,加速体内废物、毒素的排除,从而净化血液,增强全身抵抗力,达到养颜美容的效果。
7.预防和治疗疾病
刮痧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已发生的疾病,还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。例如,定期进行刮痧可以增强卫气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
二、刮痧前后注意事项?
1.刮痧后(毛孔张开)四~六小时内不宜洗澡,以防寒湿入体
2.刮痧后喝一杯热(温)开水,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,促进新陈代谢,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;
3.刮痧后注意保暖,建议提前准备长袖、长裤、帽子;
4.避免空腹、过饱、过劳后刮痧。
5.刮痧不必强出痧,刮痧后通常需要5~7天时间退痧
6.刮痧时、刮痧后应避免吹风、淋雨、受凉
三、刮痧的禁忌症
1.急性传染病、重症心脏病、高血压、中风等危重病证以及肾衰竭、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肿等患者
2.饱食后或饥饿时,以及对刮痧恐惧的患者
3.白血病、血友病、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性或凝血异常性疾病患者
4.孕妇、过度疲劳者、久病年老者,极度虚弱者,禁用刮痧疗法
5.人体眼睛、耳孔、鼻孔、舌、口唇等五官,以及乳头、前后阴、肚脐(神阙穴)等处禁刮
6.皮肤高度过敏、皮肤瘢痕、皮肤病(如皮肤破损、烧烫伤、溃疡、疮头、疖肿、痈疽)、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、外伤骨折处禁刮
7.大血管显现处禁用重刮
8.女性月经期慎用刮痧